“技術調查官就是我們的‘技術翻譯’,能在庭審時提供專業技術意見,為高效審理技術類案件提供了很大幫助。”日前,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法官龔麒天審理一起涉口罩生產技術的發明專利侵權糾紛案時,技術調查官的意見發揮了很大作用。
近年來,廣東省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數量逐年攀升,案件涉及的技術問題專業性強、涉及領域廣、審理難度大,技術事實查明難題亟待解決。為此,廣東法院整合粵港澳三地專家智庫資源,建立健全由技術調查官、專家咨詢、專家輔助人、專家陪審員等組成的多元化技術事實查明機制,以科技賦能技術事實查明,多位一體助推技術類案件的精細化審理。
技術調查官“提速”案件審理進程。近年來,廣東法院率先制定技術調查官制度實施配套文件,建立技術調查官“全流程嵌入”司法輔助模式,全過程為法官提供技術支持;定期舉辦全國知識產權審判技術調查官制度研討會并發布技術調查典型案例,探索完善技術調查官制度;建立區域技術調查資源共享機制,全省法院根據案件審理需要共享技術調查力量。
“涉案產品的技術特征是什么?其是否落入涉案專利保護范圍?”在一起專利侵權案開庭前,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技術調查官付雄“變身”承辦法官的“技術翻譯”,通過詳細介紹涉案產品的技術特征,幫助法官更好地判斷被訴產品是否侵權。
助力知識產權案件審理提速,是技術調查官發揮的主要作用,這在深圳知識產權法庭審理的一起技術秘密侵權案中體現得尤為明顯。“在該案中,技術調查官運用專業知識,對涉案源代碼進行直接比對,認定侵權成立。在出具比對意見書后17天,該案結案。”深圳知識產權法庭負責人蔣筱熙介紹,技術調查官作為技術類案件的司法輔助人員,在法官的指導下各司其職,出具技術比對意見,有效解決了技術類案件審理周期長的難題。
“專業外援”助力查明技術事實。2018年底,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下稱廣東高院)牽頭,聯合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深圳知識產權法庭、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廣東中心,建立了專家咨詢機制,目前已聘請1700余名專利審查員。
“專家咨詢機制突破了技術調查官的專業局限問題,咨詢意見更具有中立性。2019年以來,廣東法院共有800余件案件通過專家咨詢機制查明了技術事實。”廣東高院知識產權庭庭長王曉明介紹。
在一起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案一審中,因為對技術進行了多次鑒定,歷時6年之久。二審期間,原被告雙方再次針對技術問題展開了“唇槍舌戰”。
“被告的布圖設計與我們的產品起碼有70%以上的相似,由于被告的侵權行為,我們每年至少損失1000萬元。”原告說。“原告備案登記的布圖設計紙質件和芯片樣品不一致,不能獲得專有權保護。”被告聘請的技術專家反駁道。
為進一步查清技術事實,廣東高院合議庭支持當事人聘請技術專家作為專家輔助人出庭,并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技術專家進行咨詢,充分了解芯片的構成與基本原理,明確布圖設計的法定權利保護范圍、侵權比對規則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廣東高院認定被訴侵權芯片與布圖設計構成實質性相似。該案審判長歐麗華說:“多元化技術事實查明機制可以幫助法官拓展查明的渠道,提升查明的精準度,通過交叉佐證,也可以進一步增強法官的內心確信。”
建成全國法院第一家技術調查實驗室、創新構建專家陪審員制度、探索完善專家輔助人制度……當前,廣東打造的多元化技術事實查明機制日趨完善,技術事實查明效果更為明顯、專利行政司法保護銜接更為順暢、科技創新市場環境顯著改善。
“未來,廣東將繼續完善技術調查官制度建設,持續發掘專家咨詢機制潛力,深入推進技術事實查明資源共享,進一步構建知識產權司法與行政協同大保護工作格局,打造集信息溝通、資源共享、案件協辦等多功能為一體的知識產權保護綜合性體系。”王曉明表示。
文章來源:知識產權報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