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明星片酬的運作,去年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下稱為《意見》)后,影視圈內頻頻轉發,但提出的核心問題是,怎么落實?
《意見》要求:
各會員單位及影視制作機構要把演員片酬比例限定在合理的制作成本范圍內
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
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70%
其他演員不低于總片酬的30%
“市場還是有對策的,比如可分兩個大小合同,一個是明星片酬合同,一個是以明星所在公司或工作室的名義的制作費合約;或者擔任多個職務,拿到制片人、監制等多份職務的酬勞等。”某資深制片人就表示過。
據*財經報道,目前娛樂明星的薪酬征收辦法,是按照勞務費個人所得稅計算的。根據相關稅法規定,勞務報酬所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每次勞務報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減去800元的費用;每次勞務報酬收入超過4000元的,減去收入額的20%,稅率為20%。
“中國的個稅設計針對勞務費的高收入部分采取了超額累進稅率征收辦法,制度設計合理,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那些拿著天價片酬的明星們還是有應對招數的。”該制片人表示。
*種方法就是崔永元公布的大小合同,一份合同是作為繳稅依據之一;私下里再簽一份合同,其中明星所得費用比給稅務部門報的費用要高;第二種方法是分期付款,也就是演員一次取得的片酬拿的越高征的越多,很多企業和明星私下達成協議通過分散支付的方法逃避了加成征收的稅額;第三種方法是稅后薪酬,也就是明星拿“稅后片酬”。
無論是哪一種,其實都是增加制作方出品方的投資成本。
明星片酬為啥屢“限”屢高?
據業內人士透露,就目前的影視劇市場的現狀,一線明星片酬近億元,是很正常的事。于是,人們不禁想問,明星片酬為啥屢限屢高?
這其實與國內目前影視行業的生態密切相關。電視臺和視頻網站等播出平臺認明星,宣傳和發行認明星,投資人認明星,明星擁有廣闊的“錢”景。換句話說,市場認明星,有人認有人買單,明星片酬自然就水漲船高。
不少劇組抱怨,整個影視劇的制作費還不如明星的片酬。這也反映了明星高片酬已經壓縮了創作、制作、宣發等其他環節的空間,影響了影視劇整體的品質。畸形的影視劇生態是造成明星高片酬*重要的原因。
觀眾對國內明星高片酬的質疑,還在于對明星本身演技和專業的質疑。在國外,明星也獲得高片酬,卻大多有行內約束和專業精神。但在國內,明星拿著高片酬卻大多缺乏演技和專業追求。不少流量明星想著曝光出名,卻忽略了對自己專業的打磨。一些小鮮肉一連接好幾部戲,來回“軋戲”,能完成任務就不錯了,哪管角色和作品。明星,*終還是要拿作品和角色說話的。一邊是影視劇作品乏善可陳,一邊是明星片酬居高不下,自然引來巨大非議。
說到底,明星高片酬,折射的是影視行業的虛火。只要這樣的評價機制沒有改變、這樣的業態沒有改變,盡管有各種“限令”,明星的高片酬還可能以五花八門的“大小合同”等形式出現。
明星,作為影視工業流程的產物,具備大眾認可度和期待值,的確具有巨大的商業價值。從某種程度上,明星制的成熟與否也是衡量影視行業發展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如何平衡明星片酬和創作、制作的關系,如何完善影視劇各流程使其達到更為平衡的狀態,考驗各方的智慧,需要行業的約束、從業者的自覺、配套措施的跟進和觀眾水平的提高等各方形成合力。
面對“天價片酬”,投資者咋辦?
頭痛又無奈又想有大作為的投資者,并非沒有辦法應對“明星高片酬”。
*種就是以片酬入股的形式,較為典型的案例就是,2015年,李晨與馮紹峰等6名藝人共同成立了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下稱“東陽浩瀚”),注冊資金為1000萬元,其核準日期為2015年10月21日。*后,當時停牌3個月的華誼兄弟發布重大資產收購計劃,擬以7.56億元收購東陽浩瀚的藝人股東或藝人經紀管理人合計持有的70%股權。也就是說,這家剛成立的公司第二天即以10.8億的估值賣出了70%的股權。
但這次并購因項目估值過高、明星股東突擊低價入股等情況備受關注,也引發了諸多質疑。證監會今年開始對于這類收購案進行整治,2016年6月17日,證監會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辦法》(簡稱《重組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重組新規雖未正式實施,但“放松管制、加強監管”思路非常明晰,規則完善后,炒賣“偽殼”、“垃圾殼”的牟利空間將大幅壓縮,有利于上市公司通過正常的并購重組提高質量、推動行業整合和產業升級;此外,同年,深交所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行業信息披露指引第1號——上市公司從事廣播電影電視業務》,給影視公司信息披露立規矩。
第二就是出品方聯合抵抗“娛樂圈明星高片酬”現象。比如,今年4月,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三家視頻平臺巨頭發表聯合聲明,指向規范影視秩序、凈化行業風氣,其中就包括“共同抑制不合理的高片酬現象”。
但曾有出品方表示,即便不請一線流量明星,請二線、三線甚至過氣的中年明星,他們的片酬報價也不低。
如此,市場對于明星高片酬的毒瘤就真的無法辦法的嗎?
“關鍵還是輿論場對 ‘天價片酬’的態度,本身就有兩派。”影視制片人王璐表示。
一部分人認為,演員片酬過高,就會減少編劇、布景、道具等方面的投入,導致影視作品粗制濫造;也有人認為,演員片酬是市場自發形成的,應該靠市場來自行調節,畢竟演員是收視率和票房的*主要保障因素。
有律師曾提出過“針對演員天價薪酬等問題”立法,但多數業界人士還是希望隨著市場秩序進一步優化、行業協會力量不斷增強,通過建立更合理、更理性、更完善的電影產品預算體系解決問題。
市場的問題能否通過稅收層面解決?
國外體育藝術明星收入就是通過稅收調節,比如2014年美國籃球明星喬·約翰遜的年薪約為2318萬美元,實際扣稅后到手的薪水是1250萬美元,為聯盟*。排名第二的則是身處德州的德懷特·霍華德,他的年薪是2144萬美元,扣稅后實際得到1237萬美元。
“我們應對明星的收入進行全口徑管理,除了出場費、代言費、廣告收入,股權轉讓也應該納入管理口徑,未來個稅改革時,是不是可以考慮把高收入階層納入綜合計征。”王璐說。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