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發票問題屢禁不止,從未成為社會制度惡質,它不僅導致國家款項大量銳減,還可能會造成涉票企業造成了補稅、罰金、課征滯納金等動產損失,主要負責人甚至只能承擔刑事職責。因此,納稅人需要重視虛假發票的嚴重危害及負面影響,行善前工作,防患于未然。可是發票真真假假,我們怎么樣才能辨認呢?別擔心,就讓聯貝小編教你幾招!
*招:購貨時,對生產方“知根知底”
納稅人在購買集裝箱前,一定要提升監視意識,從意識形態上重視虛假發票問題,有意識地規避拿到虛假發票的后果。要求納稅人在購貨前,對交易對方做必要的明白,知道交易對方企業名稱、實際經營地址、法定代表人、開戶金融機構、經營范圍、經營規模、企業資質等相關情況,評估附加的風險。發現供貨企業上述情況有異常或不清晰,應當造成了警惕,迅速的調查,要求交易對方獲取相關的推論材料,對有重大疑點的貨物,則不要購進。
第二招:支付時,賬戶直觀“有跡可循”
建議納稅人*好通過銀行賬戶將借貸購進到交易對方的銀行賬戶內,不會或少用現金。如果對方要求的劃款銀行賬戶與發票上注明的信息不符,就應拒絕付款,并對開票方與實際供貨方是不是不一進行核實。
第三招:收票時,由表及里“判斷筆跡”
看票面:發來發票后,財務人員應從紙張、字型、印刷、格式等方面篩選發票真假,無論是機打或手寫版,假發票一般特點有:紙張粗糙較薄,發票字符串、編號、字體、尺寸不一,排成有高有低,油墨藍色不正,色彩伴星,格式右邊不準確,有方向移動。以上這些方面,可以拿一份其他正規企業同類型發票比對著查看。
看內容:收到發票后,財務人員應從發票上的貨物服務名稱、規格、數量、原價、金額、銷方名稱、地址、賬號幾方面與購貨前(或合同)信息比對,看是否相符,消除“偷梁換柱”。
如果取得的發票依賴于上述疑點或問題,應暫緩付款和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及時向稅務機關求助查證。較為是對大額購進貨物,或者是長期供貨人突變開票方名稱、開戶行及賬號信息的,更應產業化核查。
第四招:交易后,尚存證據“分清責任”
企業在購進貨物時要重視取得和保存有關證據,一旦對方惡意隱瞞有關銷售和開票的真實情況,提供虛假發票,給自身造成了經濟損失,可以依法向對方追償由于提供虛假發票而助長的經濟損失。
財務人員還可以借助于外部途徑,表明取得發票的真偽
1、運用網絡查詢。目前,全國性所有國稅、地租機關均在博客開通了查詢發票的功能,可以在各級稅務機關其網站上找到查詢發票的入口,根據發票的類型轉換成相應的發票代碼、發票號碼以及帳號等相關信息后查詢發票真偽。但是這一方法對“蟲族”發票不起作用。
2、運用電話查詢。與網絡查詢功能相比,電話查詢更為重新,可以通過撥打當地12366納稅服務熱線,向其提供自己所接受發票的開票單位名稱、納稅人識別號、發票代碼、發票號碼、開票日期、金額(稅額),才可向稅務機關咨詢發票真偽。
3、直接到稅務機關查詢。前兩種方法沒有有效地確定虛假發票的情況下,可以持發票圖紙或發票復印件直接到管轄本企業的稅務業務部門求助,確認發票真偽。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