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期權應該如何給?要回答期權如何給的問題,我們先來看一下期權應該給多少、什么時候給、按什么價格給,其次再來討論怎么給、怎么算期權“到手”。
給多少?
有的時候,公司會在入職前或者入職的時候就有一個股份數的承諾。更多的時候,公司不會在入職時直接承諾股份數,但會承諾,在入職一段時間(比如半年)之后,根據工作業績和表現,來決定實際發放的股份數。
什么時候給?
確定了發放的股份數之后,公司要和員工簽訂員工持股合同或者員工期權合同。創業公司搭建團隊的時間點常常會早于公司正式設立的時間點,因為只有擁有正式的公司法人資格后,公司才能和員工簽訂這些合同,所以會有很多口頭承諾的出現。
按什么價格給?
期權不是股票,期權是合同,是員工到了一定時候,有權按照雙方約定的價格,購買雙方約定的股份數。
因此,公司可以隨意制定這個價格,一般來說,A輪融資之前給的價格都非常低。但若是在A輪融資之后再發放,不管是給新員工期權,還是給老員工增加期權,價格都要與公司當時的每股估值有一個對應關系。
對于創業團隊成員來說,如果期權的行權價極低,可以不用在乎期權和股票的區別。因為對公司來說,股票給出去比較麻煩,公司未來發展道路中可能會因此遇到很多不可預期的障礙,因此創業公司都會傾向于給期權,而非股票。而對團隊成員來說,如果行權價幾乎為零,那么也要理解公司的這種考慮。畢竟如果公司未來遇到了障礙,也是大家的障礙。
怎么給?
Vesting(行權周期) :期權一般是分期發放的,這就是常說的vesting。業內通常的做法,是分成四年來發放,每月一次,也就是說,自合同規定的計算起始日開始,每工作滿一個月,期權就到手1/48。
計算起始日:不管是一入職就確定股份數的,還是過了半年才確定,對于創始團隊成員來說,第一次給期權,計算的起始日期一般來說是公司和員工商定后雙方都接受的日期,有的公司是從入職日起算,有的公司是按照統一的日期起算,具體情況要看公司董事會的決議。如果是第二次發放期權,計算的起始日就由公司來決定了。
Clff(鎖定期) :由于員工進入公司后,有可能會發現彼此并不合適,但員工只工作了很短的時間就離開公司卻還能拿到期權,這對創業公司是不公平的,因此會設立一個底線,英文稱為cliff。如果是四年期的vesting,那么cliff- 般是一年,也就是說,員工入職一年之內不兌現期權,如果一年之內離開,就沒有期權。滿一年后,一次性獲得1/4的承諾期權數,之后每滿一個月,就到手1/48。
怎么算“到手”?
Vested (行權) :所謂“到手”,也就是兌現,英文稱vested,即算到你頭上的期權數。但這并不是直接打幾張小條給你,而是說,根據員工持股合同,你有權去購買的股數。這個權利會一直有效,直到你不再為公司提供服務,比如離職。
行權期限:公司一般會規定,員工在離職之后多長時間內,必須決定是否行使這個購買的權利,通常會設定為180天,也就是說,如果你到手了1萬股,離職后180天內必須決定是否要行權,也就是根據合同規定的價格購買這部分到手的期權數(或者待了一年,到手了1/4的期權數;或者待滿了四年,全部到手)。不過在國內,目前的外匯管理相關規定是不接受返程投資”公司的員工在上市前行權的。
實例
1月1日,我加入一家公司,公司承諾有期權,過了半年再決定具體的股份數,計算起始日另行商定。
7月1日,公司說,給我48000股期權。簽訂了分期四年發放、一年clf、行權價為0。01元的合同,起始日為當日。
第二年7月1日,我到手12000股期權。
第二年8月1日,我又多到手1000股期權,之后每月皆到手1000股。
第三年1月1日,我總共到手18000股期權。
第三年1月2日,我離職。在180天之內,我必須決定是否要花180元購買已到手的這18000股期權。
引用資料:企業為什么要申請高新企業 有哪些好處
解決時間:2022-02-11 22:10
鄭重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談,財稅顧問建議僅供參考!